人類“血管抑制素"。
說明了人纖溶酶原分子內選定的蛋白水解切割位點。彈性蛋白酶裂解纖溶酶原產生“血管抑制素"(kringles 1-4)或血管抑制素樣片段(kringles 1-3)。HTI 的“血管抑制素"產品源自纖溶酶原分子內的單次切割,產生的產品包括 Kringles 1-4 以及彈性蛋白酶生成的產品中不存在的 NH2 末端 78 個氨基酸。(K1-K5 = 5 kringle 域,B-CHAIN = 纖溶酶的催化域,箭頭表示纖溶酶、彈性蛋白酶、HTI 的專有酶和纖溶酶原激活劑 (PA'S) 的蛋白水解切割位點)。
尺寸 | 500微克 |
---|---|
公式 | 20 mM Hepes,150 mM NaCl,pH 7.4 |
分子量 |
貯存 | -80°C |
---|---|
純度 | >95% SDS-PAGE |
化合物 |
化驗 | 不適用 |
---|---|
保質期(正確儲存) | 12個月 |
化學式 |
血管抑制素是葡萄糖纖溶酶原的單鏈蛋白水解片段,分子量約為 38,000。它是一種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劑,最初是從荷瘤小鼠的血清和尿液中鑒定和分離出來的 (1)。據報道,小鼠蛋白質從蘇氨酸 98 延伸到纈氨酸 440(從 glu-纖溶酶原的 NH2 末端編號)。這個小鼠纖溶酶原片段,以及人類的等價物,包括纖溶酶原五個三環結構域中的四個 (1)。
血管抑制素對血管生成的抑制與抑制內皮細胞的增殖直接相關 (1,2)。因為已知腫瘤生長依賴于血管生成,所以最初假設血管抑制素的抑制特性在阻止以實體瘤形式表達的各種癌癥方面具有臨床效用。此后在動物模型系統中進行的研究表明,重組血管抑制素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 (3,4)。
已經鑒定了許多將纖溶酶原轉化為血管抑制素或至少轉化為血管抑制素樣片段的酶。這些酶包括幾種基質金屬蛋白酶以及尿激酶和腫瘤細胞來源的還原酶 (5-10)。負責體內血管抑制素形成的確切酶或機制尚不清楚,據信可能存在多種途徑將纖溶酶原轉化為血管抑制素。
結構/功能研究表明前三個 kringle 結構域(而不是第四個)負責血管抑制素的抑制特性,去除第四個 kringle 結構域實際上可能會產生更有效的抑制劑 (11)。
HTI 的“血管抑制素"產品是通過使用專有酶制劑對純化的人葡萄糖纖溶酶原進行有限蛋白水解生產的。該片段的 NH2 末端序列與人葡萄糖纖溶酶原 (Glu-1) 相同,分子終止于脯氨酸 452,因此比“天然"或彈性蛋白酶衍生產品大,表觀分子量約為 50,000。與真正的血管抑制素一樣,該產品在生長因子誘導的內皮細胞增殖試驗中顯示出抗增殖作用。該產品在 20mM Hepes、0.15M NaCl、pH 7.4 中配制,應在 -70oC 或以下冷凍儲存。
凝膠 | Novex 4-12% Bis-Tris |
---|---|
加載 | 人血管抑制素,每泳道 1 µg |
緩沖 | 拖把 |
標準 | SeeBluePlus 2; 肌球蛋白 (191 kDa)、磷酸化酶 B (97 kDa)、BSA (64 kDa)、谷氨酸脫氫酶 (51 kDa)、乙醇脫氫酶 (39 kDa)、碳酸酐酶 (28 kDa)、肌紅蛋白紅 (19 kDa)、溶菌酶 (14) kDa) |